艺术兴趣和实践
引言 音乐 摄影 诗歌诗歌
我对诗歌的严肃兴趣只有很短的历史。在理论学习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对诗歌的理解。理论学习主要包括研习Brooks和Warren的著作Understanding Poetry,王力的著作,以及多位诗人的作品。创作实践包括完成几十首形式和主题各异的诗作。这里列出的是我对诗歌理解的一些纲要。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言说方式
文学主要有四种形式: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其中诗歌是最古老的形式。人类语言的最早作品都是以诗歌的形式存在。在汉语中是《诗经》,在英语中是Beowulf,在德语中是Nibelungenlied。其他文学形式的出现并没有取代诗歌这种最早的形式。相反,诗歌在悠久的历史中却不断地得到新生。它在具体形式上得到了改造,但是其作为一种独特言说方式的实质却没有改变。追随Understanding Poetry我们讨论一下诗歌的几个最基本的特性。
形式
现代语言学家把人类语言解析为四个侧面: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在散文、戏剧和小说中重要的是语义和语用,语音和语法并不重要。与此不同,在诗歌中语言的所有四个侧面都很重要。音节的个数和韵在许多语言中都是诗歌形式的基本要素。语法在西语诗歌中不重要,但是在汉语诗歌中却是对仗的基础。当然,语义和语用在诗歌中同等重要。如果我们把语音和语法看作语言的形式,语义和语用看作语言的内容,那么诗歌是唯一一个讲究语言形式的文学形式。
戏剧性
这里的戏剧性指的是诗歌对日常生活的具体侧面有所关注。这把诗歌与学术论文区别开来。学术的论述对事物总是采取一个抽象的视角。在这个抽象的视野中生活的具体侧面都被忽视。秋季来临,这在科学的世界中所呈现的只是气温的降低和树木的叶子变黄脱落。然而,秋天对于诗人来说却是那么重要的事物,不知引发过多少感想和反思。伟大的诗篇必然蕴含着对周遭世界的深邃洞见。但是,诗人在阐发这种洞见之时不能采取直陈的方式。在诗歌中抽象的观点必须从具体的经验中生发出来。
隐喻
与别的文学形式比较起来诗歌在篇幅上最短。这种表面上的形式特性基于诗歌的另一个基本特征。人类语言最原初的词汇都是对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事物和行为的直接指谓。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这些最原初的词汇获得了越来越抽象的含义。这种发展模式的机制是通过隐喻。词语的派生抽象含义和原初直接含义之间存在隐喻的关系。我们仔细研究一下现代汉语词典就会发现,许多词的多重含义之间也存在隐喻关系。诗人在使用语词时不只是简单地采用其词典含义,而是保持活生生的隐喻关系。这样,诗歌的语词与日常生活中的和科学中的语词相比具有远为强大的表达力。
诗歌的不同侧面
Understanding Poetry讨论到诗歌的不同侧面。按照自己的理解我把它们归纳为五个方面:形、事、景、情和意。 这五个方面与书中的章节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此外,这五个方面是从整体上说的。具体到每一首诗作,它在不同的方面会有不同的侧重,甚至不具有某些侧面。
形
形即形式。任何艺术都离不开形式。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诗歌是对形式最讲究的语言艺术。语音和语法是语言的形式。诗歌对两者都有规定。西语诗的形式主要体现在语音层次上。诗行的格律是音节的序列模式。押韵是音节(组)之间的发音相似关系。在此基础上诗行的尾韵又可以构成一定的模式。这些都是语音方面的形式。诗行的分节是诗歌形式的另一个方面。这显然已经超出了语音的层次。在西语诗中语法,特别是句法在形式中很难起到作用。一个诗行基本上可以在句子的任何位置结束。下面我们会看到,汉语诗的形式涉及到语音、语法和语义多个语言层次。
事
事即事件或故事。叙事诗的主要内容在于叙述一个故事,其中事的侧面最为突出。当然叙事诗也会有别的侧面,包括景物和心情的描写。另一方面,事的侧面又不只是包含在叙事诗中。一首诗即使不以叙事为主题,也可以包含对事件的叙述。这可以作为情感或观念的铺垫或背景。
景
景即景观。故事是前后发生事物的序列。景观则侧重于物体在短暂时间里的形态或运动。对景物的描写可以构成一首诗的主题。这好比是一幅风光摄影作品。但是一般说来景中总会带着情,甚至含着意。由于中华文化中独特的人文主义,汉语诗尤其是这样。对月光的描写可以引发出思乡之情,对落叶的描写可以隐含对人生的慨叹。
情
情即情感或情境。情和意是人类心灵的两个基本侧面,所以可以分开来讨论。在情中我们又可以分解出情感和情境。相比而言,情感集中,剧烈,但短暂;情境弥漫,舒缓,但长久。死亡迫近时的恐惧是情感。萧瑟的秋景所带来的凄凉感是情境。情感和情境是情的两个基本模态。如果我们进一步对情进行分类,把它分成喜、怒、悲、欢、爱、憎、失望、失落等,我们就必须考虑到意的一面。
意
意即观念或意境。观念是具体的观点和想法,是对事物的理性把握。诗歌可以用来表达观点,但是其表达方式不能是直白的。最具体的观点也是对事物的一种抽象把握。诗歌中当然可以包括对观点的直陈,但是它必须建立在具体经验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语义在诗歌中是活生生,而不能是僵死预设的。如果诗歌中的语词都有明确可定义的语义,诗歌就不可能有如此大的把握能力了。意境不是具体的观点,而是整体的态度。例如我们对一件事物是赞同还是反对。意境与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在汉语诗中情意本来就是不分的。感性和理性的两分是西方的观念。其源头可以追溯到神人的两分。
汉语作为诗性的语言
与众多的印欧语系和其他的西方语言比起来,汉语的独特性显而易见。这种独特性与诗歌密不可分。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做诗是文化人的一项基本技能。事实上,诗歌已构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汉语是一种诗性的语言。汉语的诗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汉字
汉字是一种归一化的、单音节的表意文字。归一化是指汉字不论笔画的多少都是大小一致的方块符号。单音节是指每个汉字都对应于语音的单一音节。表意文字区别于表音文字,其符号与语义而不是语音有主导的关联。表意文字与表音文字相比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因为语义的变化比语音小。汉字的上述三个基本特征使得汉语的书面符号、语音和语义之间存在规整的对应关系。一个直接结果是,汉语诗歌在听觉(音节个数)和视觉(方块字个数)上是统一的。
对仗
对仗是诗行之间的对应关系。汉语诗歌中的对仗直接建立在汉字的上述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没有汉字的特殊性质,对仗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在这样一个诗性泯灭的时代,对仗依然鲜活地留存于对联之中。汉语的对仗看似简单,事实上涉及到语言的多个层次,包括语音,词法,句法和语义。语音层次上的对仗基于声调(平仄互斥互补)。语法层次上的对仗依据词类相对相同的原则。语义层次上的对仗遵从大同小异的原则。例如“白”对“黑”。两者在大的方面都是颜色,但在小的方面又是不同的颜色。
韵律
由于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汉语语音与以表音文字为基础的西方语言相比要简单许多。再加上北方少数民族对汉语发音的简化,如今的普通话的发音变得更加简单。汉语拼音包括21个声母和17个基本的韵母。每个汉字的发音都由一个声母加上一个韵母构成。如果我们不考虑声调,对音韵作宽泛的理解,那么将有成百的汉字相互押韵。在西语诗中四行押同一个韵已经是很困难的事,而在汉语诗中一连十几行押同一个韵也并不少见。正是因为汉语中押韵相对简单许多,律诗对押韵做出了更严格的规定。
隐喻
汉语的诗性更重要地表现在语义上。古汉语言简意赅,韵味十足,读起来像诗。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古汉语用字时像诗一样不是采用它们既定的意义,而是保持鲜活的隐喻引申关系。词类活用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美”字可以用作名词、动词、形容词或副词。这些不同的用法都隶属于同一个隐喻关系类,所以只需要一个字来标示。这与西方语言形成鲜明的对照。现代汉语在西方语言的影响下创生出来,试图把所有东西都说清楚。这恰恰是从活的隐喻转向死的预定语义,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摧残了汉语原初的诗性。
诗路初探
在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之下中华文化一时间乱了阵脚,不知所向。这种总体文化状况也生动地反映在现代汉语诗歌的发展上。传统律诗在被创生、发展、完善和延承了逾千年之后突然在白话文运动中被彻底抛弃。在白话诗中作者们极力地打破传统诗歌中的一切律法。顷刻间烂诗变成了时尚。与此时髦的自我否定并行的是对西语诗盲目的模仿和顶礼膜拜。在这么做的过程中,现代汉语诗歌完全忘却了自身赖以生存的语言和文化。现代汉语诗歌出路的问题实质上也是中国现代性的问题。具体说来,它是在新的时代,新的境遇中如何保持自己的本性,并且创新发展的问题。所以这应该是一种自我发展。
基本原则
汉语诗歌的自我发展关键在于把握好承继和创新的平衡。我们可以具体地列出如下的基本原则:
- 忠于语言
汉语是非常独特的语言,而且是诗性极强的语言。写汉语诗我们应该尊重,并且运用汉语的特性。那种完全放弃押韵和对仗,生硬模仿西语诗的做法诚为不足取。我个人的一个信念是,好的诗歌正如好的哲学,是不能翻译的。 - 忠于文化
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戚戚相关。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深深地烙印在华族语言之中。诗歌作为最贴近语言的艺术形式自然与文化难解难分。汉语诗歌历来都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这一基本事实在新的时代也应延续下去。 - 与时并进
汉语诗歌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都处在演变之中。从《诗经》的四言诗,到唐代的五言、七言古诗和律诗,再到宋代的长短句,最后到元散曲中更加自由的形式,汉语诗歌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演进。要说有停滞那只是明清时期的事。这个时期汉语文学的发展集中在章回小说方面。进入现代之后我们大可不必再抱着律诗和固定形式的长短句不放。艺术的灵魂在于创新。 - 对外开放
不同语言的诗歌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现象屡见不鲜。西语诗之间,尤其是同一语系的诗歌之间的交流非常平凡。汉语在亲缘关系上与西方语言很遥远。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引入西语诗的某些要素。这种引入的关键在于以汉语诗为主体,把西语诗的要素有机地融入其中,而不是生搬硬抄。
形式观念
艺术离不开形式。正如所有其他种类的艺术一样,形式是诗歌的一个本质侧面。离开了形式也就没有诗歌可言。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对诗歌的形式又需要做宽泛的理解。某种诗歌形式可能在历史上被发展得尽善尽美,并且产生了很大影响。但那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艺术的精髓在于不断地推陈出新。如果我们抱着传统的形式不放,即便那是一种完美的形式,我们创造出的作品也只能算作模仿之作。模仿之作自然没多少艺术价值。
在宽泛的意义上,诗歌的形式是诗歌的元素所构成的模式。这种模式基于元素之间的联系。诗歌元素之间的联系可以发生在不同的语言层次上,主要有下面几种:
- 押韵
押韵是语音层次上的联系。它是音节(组)之间的发音相同或相似的关系。 - 节奏
节奏也是语音层次上的联系。它是具有不同属性的音节(组)形成的系列模式。这里的音节属性可以是声调、轻重、长短,或者只是个数。 - 对仗
对仗是汉语诗歌中特有的诗行之间的对应关系。它涉及到语音、词法、句法和语义多个方面。 - 重复
诗歌元素的重复主要有诗行重复和诗节重复。这可以看作句法层次上的联系。 - 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是语义层次上的联系。它主要包括诠释、升华、承继、递进、转折、排比、对比等。
诗作是一件小巧精致的艺术作品。如果我们可以轻易地从一首诗作中拿出或替换一部分,那么其形式一定不是很完美。精美的艺术作品每个部分都是恰到好处,多一点不行,少一点不行,换了也不行。做诗关键之处需要斟字酌句。如此才有贾岛推敲的故事。
内容要素
诗歌的所有侧面中非形式的侧面都属于内容的范畴。由此,诗歌的内容包括叙事、绘景、抒情和立意。四者中又以立意为最重。在汉语诗歌中尤其是这样。汉语诗歌向来以哲学为灵魂,诗与思不分。无论描绘景物还是抒发情感,总是要营造出一种意境。意境深远的诗才最可能穿透历史,成为传世之作。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汉语的叙事诗相对薄弱。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叙事诗中立意最困难。
在诗歌的内容方面我们也可以总结出一些基本的原则:
- 情景意三位一体
以人文主义和整体主义为核心的中国哲学塑造了独特的中华文化。这种文化以人为本位,把整个世界都统一在其周围。在这种文化中天人合一,情理不分。这种思维模式反映在诗歌创作上则是情景交融,情意相通。在许多诗篇中我们可以看到情景意的三位一体。 - God's Eye View
人本主义的中华文化使得诗人们不自觉地从人世出发观察世界。借鉴西方的宗教文化我们可以试图引入一个“神的视角”。从这个视角我们可以获得一个从人世之外审视世界的视野。当然我们仍然要以人世为主体。然而这个新的视野可以丰富,甚至加深我们对人世的考察。 - 隐喻
诗的语言是隐喻的语言。隐喻是事物之间开放的,活生生的抽象类比联系。这与僵死的,预设的语义形成鲜明的对照。诗歌的强大表达能力正是在于保持语词的开放的隐喻引申力量,从而赋予它们不同寻常的,崭新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深入的洞见被阐发出来,潜在的事态被揭示出来。